|
安徽财经大学紧密围绕财经类高校办学特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育人”作为开展社会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学科专业优势,统筹校内外资源,坚持“四突出四强化”,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三全育人”工作中的作用,不断丰富社会实践内涵,提升实践育人成效。 一、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近年来,学校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扩充,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在实践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学校重点组建了一批红色宣讲团,通过宣讲调研等方式,走进乡村、社区、企业以及其他基层单位,与村民、居民、工人、基层干部交流了解基层现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等传播到基层。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的“新时代 新青年”社会实践团队已经连续4年成为国家级重点团队,2014年以来,该团队累计获得省级以上表彰24次。 “新时代·新青年”实践团队参加社会实践 学校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社会实践”,四年来共设专项团队69支,共有920多名学生参与,主要实践调研课题涉及“十九大精神进社区、农村、企业宣讲”“纪念新中国建立70周年发展成就实践调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调研”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政课教师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就地取材,开展现场教学,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的课堂搬到了实践现场,让思政课变成了“行走的课堂”。 学校实践团队从红色时代的证章中铭记历史 此外,学校还对接时代发展主题,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等,组织“理论普及宣讲团”“国情社情观察团”“科技支农帮扶团”“依法治国宣讲团”等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新时代国情民情社情,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 二、突出学科专业融合,强化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学校围绕学科专业特色将社会实践与人才培养紧密融合在一起,促进实践育人向立德树人的升华。学校先后组织开展了“安徽省百村千户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调研”“安徽省千村万户农业机械化扶贫调研”以及“税务夏令营”等一系列专业社会实践,形成了一批具有学校学科专业特色的品牌。依托专业社会实践,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 艺术学院结合专业组建的文化艺术服务团开展文化扶贫社会实践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结合专业开展“税务夏令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一方面,学校积极发挥财经类高校的专业优势,结合学校新经管建设多角度设置实践选题,包括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科技支农帮扶”等实践主题,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的人才优势和智力支撑开展文化扶贫、精神扶贫和知识扶贫。2017年暑期,学校结合金融相关专业组建85支“安徽省百村千户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调研”团队在安徽省61个县和县级市中,每个县选取3-4个行政村进行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的问卷调研,进一步推动我省农村普惠金融工作,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献计献策。 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选题征集工作,鼓励有在研课题的教师,招募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利用暑期集中组队开展社会实践。学校结合教师在研课题组建20支“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调研社会实践团队利用假期深入安徽、江苏、贵州、河北等17省所辖农村、企业认真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扎实有效的调研活动。 三、突出优势资源禀赋,强化校地协同联动 学校充分整合地方特色社会实践资源,发挥校地合作优势,通过参观学习、调查研究、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形式,形成了常态化、个性化的实践育人资源协同体系。 学校深度发掘地域优势资源,与凤阳县小岗村合作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成立“中国小岗研究院”,整合多方资源联合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科学研究、专业调研等活动。学校聘请“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严俊昌、严金昌等改革先锋为兼职社会实践导师,为学生讲述小岗故事,既为青年学生搭建实践舞台,又将小岗精神传承延续。 “军营体验行”社会实践团队暑期赴部队体验军营生活 “军营体验行”社会实践团队是学校与驻蚌部队共育共建的成果。早在2015年,学校就与某驻蚌埠部队签订了协议,建立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教育基地。驻蚌部队每年会常态化安排现役军人进学校指导学生国旗护卫队的日常训练工作。此外,学校还常态化组织学生进军营开展慰问演出,每年固定时间从全校选拔学生骨干,深入军营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同训,让学生真实体验军营生活,感受军营文化,增强国防意识,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军的情怀。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学校实践育人的重点。学校通过与蚌埠市江淮创业大学长期合作,利用该校的创新创业资源,联合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参观学习、素质拓展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打造创新思维方式,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闭环,为创新创业打好基础。依托该实践基地,学校四年来累计培养创业实践导师22人,培养创业学生953人。 “守护小候鸟”团队开展支教活动 此外,学校在实践育人过程中还特别关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学校连续4年组建了“守护小候鸟”团队,在蚌埠市五河县城关镇中心村开展暑期支教活动。该团队通过调研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和心理问题,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种特色班的教学,用爱守护孩子们的梦想与希望,用爱温暖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为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 四、突出实践过程管理,强化育人保障机制 学校早在2013年就制定印发了《安徽财经大学实践育人工作实施方案》,规定了实践教学、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为学生的必修学分,强化社会实践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2015年以来又通过制定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相关文件,明确了学分、经费保障、指导教师工作量等内容。2019年学校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列为校级“一流课程”给予立项,并以社会实践“金课”建设为核心,通过优化培训体系、优化管理平台、优化工作流程、优化考核评价等方式,形成了“一核四优”的实践育人保障机制。 在优化培训体系方面,学校根据社会实践所必须的能力要求,建立了培训课程体系;在优化管理平台方面,学校设计开发了假期社会实践申报系统,简化了审核流程;在优化工作流程方面,学校建立了校院两级的暑期社会实践管理团队,通过网上平台及时解答各团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优化考核评价方面,学校通过完善考核评级体系、建立校院两级的评比制度、完善社会实践成果交流分享机制等方式,加强了对社会实践成果的考核验收。2015年以来,学校连续5年被团中央评为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在校学生累计参与寒暑期社会实践达8万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各类表彰92次。 学校以社会实践为抓手,立足“有思想、有立场、有温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一系列了解国情社情、厚植爱国情怀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和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向社会展现出新时代新青年应有的政治素养和精神风貌。 |
主办: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安徽财经大学委员会 |
主办: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安徽财经大学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