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教育作用,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引导我校学生深入社会民生,在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社会责任感,实现全面发展,经研究,现将我校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工作原则 本着“经风雨 见世面 受教育 长才干 作贡献”原则,组织广大学生积极参加,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长成才之路。通过开展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的实践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在活动中注重与党团共建创先争优相结合、与社会观察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与机制创新相结合。 二、团队组建 学校确立一批校级重点示范团队,学院根据专业情况组建若干支学院实践团队。 团队人数在5-15人(不含指导教师和领队),其中设队长1名。团队要求有相对固定的实践区域或者接收单位,有一个专题调研或社会调查课题,有预期的实践成果,最终形成1篇专题调研报告或社会调查报告。 三、指导教师确立 团队设指导教师1- 2名,其中1名原则上应为相关领域的专业教师。指导教师要热心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提供专业视角帮助学生完成实践选题,修改完善实践计划;能带领学生深入实践一线,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科学指导;能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总结,指导学生形成质量好、上水平、专业性强的实践成果。指导教师的管理、考核、待遇参照《安徽财经大学中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实施办法》(校政字[2010]02号)。 四、实践主题确立 (一)确立原则 1、走与专业相结合之路,凸显特色。要结合各专业特点,进行相关领域的调研,确立专业性强的实践主题,凸显学院和专业特色。 2、走密切服务社会之路,凸显贡献度。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确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主题,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投身到服务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经济行业发展等事业中;使实践成果能为有关部门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产生出一定的社会贡献度。 3、走求真务实之路,凸显规范性。在实践主题的调研过程中,既要深入到实地考察,又要预想到具体组织实践过程的细节,做好规划,确保成效。 (二)确立方式 1、参照我校以及其他学校实践团队的主题,广开视角,打开思路,结合我校学生的专业特点等,确立实践主题。 2、鼓励把社会实践与学生专业学习、科研创新立项项目等相结合,利用暑期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等社会调查环节。 3、鼓励学生参与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支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科研课题建设。专业教师可把课题中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个别环节的内容进行社会实践主题立项,组织带领学生在暑期完成,一方面丰富科研课题的基础数据,另一方面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专业实践训练,增强了社会实践主题的专业性。 (三)参考主题见附件。 五、立项程序及时间安排 (一)即日起,学院组织学生积极报名。申报团队在我校社会实践主题网站填写申报书,学院进行初级审批。招募平台网址http://211.86.241.13/index.aspx (二) 安徽财经大学2012年 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考主题 为更好的开展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确定工作方向,现提出下列实践活动主题供参考。实践团队也可自行与实践地联系,确定具体实践课题。 1、“成才报祖国、永远跟党走”纪念建团90周年暑期实践活动 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感受家乡和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实践中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开展科教、文体、法律等大学生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把对党的热爱化作关爱家庭和他人、奉献社会和祖国的实际行动。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党史展览馆、烈士陵园等场所参观学习,大力开展走访老红军、老革命、烈士亲属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心系国计民生,勇担青年责任”一院一关注暑期实践活动 结合2012年国家大政方针的要点、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确立实践主题。 3、“就业创业,实践先行”主题实践活动 根据专业特点开展就业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或者企事业单位了解前沿动态,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发展趋势等,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主动参加专业技能实践,通过专业考察和实践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广大学生开展毕业生就业调研活动,并结合调研情况、自身实际和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设计,通过就业实践活动,增加大学生职业体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4、寻找校友或职业人物访谈 寻访各届毕业生,收集校友信息,联结情谊,交流我校办学历史,聆听校友们校园往事,追寻安财人奋斗前进轨迹,邀请校友返校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每人要采访三位从事不同行业的人员,形成调查报告,更深层次的了解不同行业从业人员的心理状态和职业信息,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大学学习、生活和实习计划,合理规划人生目标。 5、“关爱弱势群体,弘扬志愿精神”主题实践活动 重点开展“青春助力――关爱农民工子女”实践活动。以“心手相牵 快乐成长”为主题,根据当地农民工子女的实际需要,深入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无私奉献和关爱互助的精神,在基层中锻炼自我,回馈社会。 6、“深入基层,心系家乡”主题实践活动 为引导青年学生加深对世情、国情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各基层团组织要引导学生利用暑假返乡机会,深入基层,就近就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青年学生在服务实践中建功立业,书写美好人生”。 前往农村的同学可以针对“三农”发展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深度访谈,可就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与风险控制、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与政策规制、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帮扶政策实施状况、土地流转制度下的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财产权利与利益保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农村教师发展状况和保障机制等问题开展调研。通过文艺演出、政策宣讲、举办讲座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传播和普及活动,将校园文化送到农村,引导农村青年学文化、长知识,丰富群众生活。 留在城市的同学可以走进社区,深入了解市民们的实际生活状况,可以针对房价问题、医疗改革问题以及棚户区改造等问题进行相关调研,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可以利用专业知识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指导与服务,如金融理财法律知识普及、安全知识进社区等活动。 7、“相约安财,励志启航”优秀学子母校行主题实践行动 为感恩母校,同时扩大安徽财经大学在中学的影响,特推出“相约安财,励志启航”主题活动。活动主要形式为:组织开展以感恩母校为主要内容的个人情况汇报会、以魅力安财为主要内容的大学介绍宣讲会、以励志启航为主要内容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以相约安财为主要内容的招生政策座谈会等。 8、“共享知识,共同成长”班团同行计划 建议辅导员走访慰问贫困生家庭,深入调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9、地方经济服务与企业帮扶类 根据国家及省相关政策(《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关于进一步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结合我校专长,运用专业知识,在服务地进行调查研究,大力开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地方特色经济、经济社会结构等调研与服务,为当地经济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10、组建大学生骨干培养实践服务团 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集中组织学生骨干到农村和基层进行挂职锻炼、调查研究和志愿服务。通过引导大学生赴基层开展实践活动,促使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促进大学生骨干在实践中更好地成长成才。
|
主办: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安徽财经大学委员会 |
主办: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安徽财经大学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