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实践育人工作,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学院广泛动员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暑假期间,同学们奔赴祖国大地,深入革命纪念馆、特色产业园、县城中小学等地开展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得到了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实践育人效果不断提升。 提前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发动 学院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举行暑期社会实践出征暨授旗仪式,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动员和部署,详细介绍了社会实践的具体工作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为实践团队发放了横幅、院旗、队服、文具等,引导专业老师全程、全方位、全身心地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调研报告撰写质量。2025年暑期,学院共组建70支实践队伍,其中包括3个国家级专项团队,536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紧扣实践主题,深入开展调研 学院紧扣“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实践主题,要求实践团队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化传承、促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群众、民族团结实践、推广普通话等方面,赴实地开展参观考察、学习体验、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实地探访寻遗迹,传承精神展担当。“渡江先锋”队围绕“溯江砺初心 数字话传承”主题,跨越豫皖苏三省五地,重走解放战争南下足迹,通过实地探访革命旧址与评估数字化展陈效能,沉浸式学习感悟“渡江精神”,让红色基因在实践中实现数字化传承。“英韵流长谈古寻新”队聚焦古村落保护与红色文旅发展,赴河北邢台市英谈古村落开展实地调研,提出了“夯实基建、活化文化、多元业态”等红色文旅发展策略。队员们在追寻党的光辉历程中筑牢理想信念,在体悟先烈精神品格中厚植家国情怀。 推普活动趣味多,创新方式见成效。由教育部立项的推普团队——“语润怀乡”队和“九州雅音”队联合前往怀远县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团队依托语言文学专业优势,精心设计趣味拼音儿歌、经典诗文诵读、日常情景对话等课堂内容,通过历史文化宣讲、经典诵读、互动游戏等形式,让当地居民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到普通话的标准发音和诵读技巧,提升了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在安庆市望江县,“清音有余”小分队结合当地方言特点和生活场景,撰写通俗易懂的普通话教学文案,有针对性地策划开展了“普通话大挑战”“猜字谜”“图猜古诗”和“绘画游戏”等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让普通话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有效激发了他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以实际行动打通普通话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非遗匠心筑文脉,薪火相传续华章。学院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深入民间沃土、挖掘历史文化,在寻根溯源中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时代语境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八里鱼灯·薪火相传”队走进安徽无为市八里村和黄山市宏村,队员们通过走访鱼灯项目传承人,挖掘整理了非遗背后的民俗故事与历史渊源,详细记录了鱼灯扎制、彩绘、舞动等全流程技艺细节,设计策划了线下展演活动与线上宣传方案,从内容创作到传播推广,全方位探索了“八里鱼灯”在当代的活态传承路径与创新发展模式,让这一传统非遗在青春力量的助力下焕发新活力。 调研乡村新变化,青春赋能促发展。“红印融创”小分队奔赴凤阳小岗村,情境式、系统化重温改革开放历史,学习传承小岗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在怀远县唐集镇,“风雨无阻”队聚焦羊角蜜产业发展难点,通过产品包装设计、品牌故事撰写、线上传播文案策划等,为特色农产品“破局突围”建言献策。“虾跃稻花”队和“富得流油”队前往怀远县白莲坡镇,深入探寻“稻虾共生”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从产业故事挖掘、品牌宣传策划等维度探索产业创新路径。各团队以文化之智、创意之策、青春之力,在广袤乡土上书写了服务“三农”的生动篇章,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生心怀“国之大者”、投身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做好宣传总结,形成工作闭环 实践团队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根据实践进度实时发布活动情况、展示团队风采,认真撰写实践报告,将社会观察、调查研究和感悟思考等成果转化为建设性意见和举措,形成工作闭环。实践活动事迹被人民网、中国网、中华网、安徽青年网等多家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为表彰先进,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参照评选标准,共表彰优秀团队18个、优秀调研报告18个、先进个人18人、优秀指导教师6人,并向校团委推荐优秀团队9个、优秀调研报告6个、先进个人6人、优秀指导教师6人。 以文铸魂践初心,青春奋斗担使命。未来,文学院青年学生将把在爱国主义洗礼中筑牢的信仰、在传统文化探寻中汲取的文脉、在乡村文化实践中沾溉的泥土、在基层文化服务中练就的本领、在校地文化共建中凝聚的智慧、在文化创新传播中迸发的灵感,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前进动能,自觉把个人“小我”融入时代“大我”、把青春才华倾注于民族复兴的广阔舞台,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撰稿:范璇 刘欣雨;摄影:文学院;一审:伍倩倩;二审:虞鲲;三审:王龙建) |
主办: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安徽财经大学委员会 |
主办: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安徽财经大学委员会